您当前所在位置:桂林康辉国际旅行社 > 桂林攻略 > 游记攻略 >


大圩古镇:广西四大古镇之一



详情时间:2016-12-22 11:47 | 来源:未知 | 作者:桂林康辉国旅  | 点击:
在桂林旅游业欣欣向荣的嘈杂声中,大圩古镇更像是漓江畔静谧时光的守望者。不管桂林的其他景点多么游人如织,大圩古镇上总是那么静,那么美。不盼着人来也不盼着到来的人马上离开。由于是开放性景区,旅行社没有利润空间,一般的旅游团很少去。也只有休息日,桂林市区的人们才想起他。但是,无论从风景还是历史文化、建筑来说,大圩古镇真是个值得推荐的地方。
广西四大古镇之一:大圩古镇
大圩古镇

大圩古镇的历史

大圩古镇在汉代已经形成小有规模的居民聚集点,北宋时期已是商业繁华集镇,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,各种商行应有尽有,明时已成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。
大圩古镇的商业初兴于宋,中兴于明,清光绪三十一年《临桂县志》称“水陆码头”,赶圩人数高达1万余人,泊船多达二、三百艘,地方商业文化积淀深厚,特色鲜明。到民国初期,大圩已形成八条大街,即:老圩街、地灵街、隆安街、兴隆街、塘坊街、鼓楼街、泗瀛街、建设街。沿江已形成十多个靠岸码头,有“逆水行舟上桂林,落帆顺流下广州”之说。当年孙中山北伐时,到桂林设立大本营就是在大圩塘坊码头(1921年12月4日)起岸,并在江边扎台发表演说。灵川最早的中共组织——中共桂林东乡区委员会和中共毛村支部就是1928年8月在大圩建立的。毛洲磨盘山下还有清末抗法、抗日名将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墓地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圩古镇是大圩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。

大圩古镇历史

到大圩古镇看什么?

大圩古镇位于灵川县东南漓江北岸。距桂林市17公里陆路、23公里水程。古镇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,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,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。

建筑:古镇民居建筑南低北高,临江依山而建,多为三进、四进式建筑,外通码头、巷道,内通商业古街。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,集商、住于一身,均由门前、天井、正房、厢房、后院组成。靠街的一般作铺面从事商业,有楼梯可上二层。往里走是天井,一般都栽有花草,利于采光;天井后是正房,高大宽敞,供着神像及祖宗牌位,是主人活动、会客的地方;两边是用来居住的厢房。正房、厢房的门窗上都雕有花纹;正房后有门可到后院,后院临江并建厨房和厕所,有石阶可到江边取水、洗衣。

大圩古镇古建筑内部

石板路:建于民初,沿岸而建。长2.5公里,宽2米,多用青石板镶铺而成,共计用料1.5万块;其中0.5公里为卵石铺筑。古风古韵,现基本完好。沿路建房,砖木结构;高檐长台(铺台),前店后室,窄深如筒,俗称“筒子屋”。沿路共设8街:老圩街、地灵街、隆安街、 兴隆街、塘坊街、鼓楼街、福兴街、泗瀛街。
石板路

万寿桥:位于大圩古镇东段。跨于穿城的马河之上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(1573-1620),木桥,后毁于水,曾两次重修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8)改建为石桥(即今桥)。单拱,拱高8米、跨度16米,桥面宽3.5米,长9.5米;两端引桥各砌石级,东端23级,西端22级;桥面两侧均建石栏、石柱及石狮(“文革”中被毁)。万寿桥坚固美观,为典型明式石拱桥。1986 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电影 《刘三姐》 等曾在此拍摄外景。著名音乐家王洛宾于1994年7月1日游览大圩时,曾在万寿桥上摄影留念。

大圩古镇万寿桥

清真寺:位于生产街。始建于清干隆年间(1736-1796)。二层,三进。是大圩回民宗教活动场所,现存大殿。

大圩古镇清真寺

大圩码头:大圩古镇共有13个码头,比桂林市的码头还多5个,它们是寿隆寺码头、更鼓楼码头、清真寺码头、社公码头、石鸡码头、大码头、渡船码头、狮子码头、塘坊码头、五福码头、秦聚利码头、鼓楼码头、卖米码头。这13个码头分别与镇区垂直合而伸入江中,格外引人注目。

大圩码头

大圩古镇周边景点

1、古东瀑布;2、冠岩;3、大圩古墓;4、父子岩;5、熊村。

交通指南

桂林市区去大圩古镇只有15公里的路程,在桂林火车站旁边的桂林长途汽车总站坐开往冠岩的专线车,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