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桂林康辉国际旅行社 > 桂林攻略 > 游记攻略 >


阳朔天民——徐悲鸿的山水梦



详情时间:2017-03-10 10:17 | 来源:未知 | 作者:桂林康辉国旅  | 点击:
我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,是2001年4月,她到了阳朔,我们陪她去看县前街5号徐悲鸿故居。走到大门前,她眼睛一亮,快步跨进院落,进入前厅后,她时而手抚桌椅,凝神沉思,时而缓步浏览,说着往事,说得最多的自然是悲鸿先生当年在桂林和阳朔的故事。
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,是2001年4月,她到了阳朔。
 
1935年,广西当局与主政国民政府的蒋介石矛盾重重,为争取民心和舆论支持,李宗仁提出将广西建成全国的“模范省”,为各省作表率;还利用蒋介石对抗击日寇侵略的暧昧态度,提出团结抗日,反对中央政府打压地方。在省内,则提出“明耻教战”,贯彻“自给、自卫、自治”和“寓兵于团、寓将于学、寓征于募”的方针。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在国内激起很大反响,吸引不少学者和社会名流纷纷来到广西。当年8月15日至18日,全国6个学术团体的年会联合在南宁召开,与会代表三百余人,被誉为具有最高学术水平的盛会。悲鸿先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首赴广西的。
徐悲鸿阳朔故居
 
1935年秋,徐悲鸿同与会代表一道,由桂林沿江而下,到达阳朔。这是徐悲鸿首次游览漓江,时间虽短,但漓江人间仙境般的风景使他叹为观止,特别是兴坪一带的景色,更使他赞誉有加。他后来在记录这次南行的《南游杂感》中写道:“世间有一桃源,其甲天下山水,桂林之阳朔乎!桂林至阳朔一百二十里,舟陆可通,江水盈盈,照人如镜,萦回缭绕,平流细泻,有如吐丝,山光荡漾,明媚如画,真人间仙境也。”他视阳朔为人间仙境、世外桃源,这也是他后来多次到阳朔居住的重要原因。
1936年夏,徐悲鸿将自己的全部作品  和大部分收藏,分装几十口大木箱,由上海经香港转广州,再由学生刘醴汝、徐飞由水路运往广西,徐悲鸿则先期抵达南宁。当时正值“两广事变”:李宗仁与陈济棠通电全国,宣布抗日反蒋。广西当局对徐先生的到来,大喜过望,允诺为他在广西发展美术事业提供方便,拟为他办一所桂林美术学院。徐悲鸿感到自己将有一番作为,打算在此长期居留。在和李宗仁的交谈中,他多次提到漓江、阳朔之美,李宗仁便委托家住阳朔县城、曾任中将参军的张国权先生代为物色住处,最后选定漓江边一座三开间的平房,买下来赠给了徐悲鸿先生。同年8月中旬,他第二次游漓江时,就住在这座平房里。
徐悲鸿第三次游漓江是1936年12月中旬。此前,他得知挚友盛成先生到了长沙,便去函邀请盛成来桂一游。盛成高兴应邀来到桂林,逗留了两个星期,徐悲鸿陪他游了许多景点,最后顺漓江到了阳朔。桂林之行,盛成印象难忘,不久,他也移居桂林,任教于设在市郊雁山的广西大学。
徐悲鸿(1895-1953) 漓江山水
 
徐悲鸿第四次游漓江是1938年8月。同游的是张大千、李济深。张大千与徐悲鸿曾同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,张虽然比徐小四岁,但徐对张的艺术成就十分钦佩,曾为在上海出版的《张大千画集》作序,对他大加赞扬。
1938年5月,张大千在北平躲过日军监视逃到天津,8月由香港辗转抵达桂林,出乎意料,街上居然邂逅了徐悲鸿,老友重逢,喜不自胜。相处期间,他们经常谈起桂林山水、阳朔风光。徐悲鸿表示,广西美术学院如能成功兴办,将在阳朔设一分部,那时他们就卜居阳朔,除了教学,便潜心描绘甲天下的桂林山水。一日,两人看望军委桂林办公厅主任李济深将军,李将军见两位大画家光临,非常高兴,于是,一同乘船漫游了漓江,当晚留宿阳朔。为纪念漓江、阳朔之旅,张大千特作《阳朔山水图卷》中堂一幅并题诗一首,赠予李济深将军。此画后来由李济深家人捐献给国家,现藏于广西博物馆。1974年,张大千侨居海外,犹忆及此次雅聚,在《漓江山色图》(编者按:疑即《阳朔山水图卷》)上,题有“此稿三十七年前 (原文如此)漓江旧游时。同舟者苍南李任潮(济深字)、宜兴徐悲鸿也”云云,以表达他对漓江和故友的眷恋之情。   
除了从水路,徐悲鸿还多次从陆路乘车到阳朔。有一次与阳朔龙潭人徐杰民(上海新华艺专毕业生、广西省立艺专教师)等带广西艺术师资培训班的学生到阳朔写生,徐杰民问悲鸿先生为何这样喜欢阳朔,徐悲鸿说:你看过南山厄上的沈彬诗碑吗?徐杰民说知道并朗声背诵:“陶潜彭泽五株柳,潘岳河阳一县花。两处争如阳朔好,碧莲峰里住人家。”
悲鸿先生笑道:这就是答案了。为表达对阳朔的深厚感情,他还特意刻制了一方“阳朔天民”印章。
“阳朔天民”印章。
 
徐悲鸿先生在阳朔居留期问,除与张国权将军来往外,还常与陈宝书先生(阳朔人,时任广西法政学校教授)来往。陈宝书书法造诣很深,对汉代的礼器碑、张迁碑、北魏的张黑女志碑以及东魏的李仲旋碑尤有研究。阳朔碧莲峰多处有陈宝书先生书刻,徐悲鸿闲时常到碧莲峰南山厄散步,对陈先生书法很是欣赏;对陈先生的为人和才学亦多称赞。一天,徐悲鸿拜访陈宝书,见书房挂着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横幅,笔墨苍劲雄朴,遂赞不绝口,当面索书。陈宝书立即研墨挥毫,写了“书画同源”四字,但提出要徐悲鸿以画交换。徐悲鸿有点迟疑,画马?还是画山水?忽然想到现成的“孺子牛”三字,便画了一头牛回赠陈宝书。
悲鸿先生居留阳朔期问,经常到距县城十余里的遇龙河畔潘宜之别墅小住。漓江、遇龙河一带美丽的田园风光深深吸引着他,唤起他强烈的创作欲望。在桂林这段时间,他创作了《漓江春雨》、《漓江两岸》、《桂林风景》、《青厄渡》等传世佳作,为我国艺术殿堂留下一笔宝贵财富。
在不知不觉中,伴随着廖静文女士的述说,人群绕回到徐悲鸿故居前门小院里,廖静文蹬上那株两人合抱有余的玉兰树围阶,手抚大树,嘴里喃喃自语:  “悲鸿,我回来了……'’两行泪珠悄然挂上了清瘦的脸庞。
2003年早春,我到北京办事,顺便带上修葺一新的徐悲鸿故居录像光碟去看望廖静文女士。录像告诉她,徐悲鸿故居旁的破旧民房已被拆除,容易霉坏的木地板已换成具有20世纪30年代风格的青砖地面,院内竖起了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雕塑的徐悲鸿半身青铜像,院墙上镶嵌着《徐悲鸿先生客居阳朔》和《徐悲鸿张大千李济深同游漓江事》两方石碑。 
2003年3月29日, 阳朔“孙中山下榻处暨徐悲鸿故居修葺竣工庆典”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袁凤兰、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、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等出席了庆典。致辞中,袁凤兰副主席深情缅怀了中国人民杰出画家、卓越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。廖静文女士则一再表示,感谢阳朔人民保护了徐悲鸿故居,没有忘记这位曾在桂林生活过的“阳朔天民”。